政策宠儿2014年,国家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制定并下发了一系列政策,年初发布的《关于印发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000万千瓦,分布式占比60%。
日本:目前该国已经制定了到2020年光伏发电安装量达2800万千瓦、2030年达5300万千瓦的远大目标。2014年的日本光伏市场在不觉间成为了我国光伏组件厂商最大的海外市场,而该国所给出的光伏上网价格居全球市场之首。
●第三方融资模式,为摒弃不稳定的电价和改善气候环境,美国很多用电居民都愿意使用独立的光伏发电机制。美国对于光伏发电的激励政策依各个州的情况而不同,采用上网电价补贴的州不多,大多数采用初投资补贴、最高5万美元的税收优惠、0%~7%的低利率和净电表法。因此,本文希望通过总结、对比美国、德国、日本和我国的光伏市场政策、市场基础等不同特点,所导致的不同现状,来寻找光伏发展的一般性规律。这就导致目前美国一些光伏发电企业受到当地政府的指控,认为他们不应该收取用户的一些服务费用。因此,我国的分布式光伏良性发展需要建立在对整个光伏发展大环境的深度调查了解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的发展环境建设。
年内出台了多个系统性的促进光伏发展的政策文件,包括电价补贴、全额消纳政策、设备标准、并网流程简化等给力措施。日本大约80%的分布式光伏安装在个人住宅上,这一概率全球领先。当然最公平的方式,是由市场来解决。
首先我们来确定分布式光伏的用户有没有用公共设施,如果没用当然不用承担费用,本文也就没有写作的必要了。在说分布式光伏的事情之前先说个相似的例子马路是否补贴了富人?假设马路是用所有人交的各种税和费修成的,很难根据使用者的不同收费,或者区别收费成本太高只是补贴来源可以限定的更明确,比如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而不是所有人,至少部分解决了公平的问题。售电价高于上网电价的部分,就涵盖了接网费用、各种税费等。
当然最公平的方式,是由市场来解决。但现在环保呼声这么高、又要救民族企业,说不定补贴几年后,分布式光伏发电成本真的能降到有竞争力,我国能成为全球光伏领导者,光伏发电成为未来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之一,谁知道呢。
所以分布式光伏用户都应该承担电网公共设施费用的。那么不使用净计量方式会如何呢?另一种方案是双向计量,用户的用电量全部来自于电网,而光伏的发电量全部送上电网,由两块电表分别计量。用户采用售电价用电就承担了公共设施费用和相应的税费。但问题是,光伏只在白天能发电,而一般半天住户都上班去了,用不了这么多电,所以光伏的电要流向电网;而住户晚上回家正需要电时,光伏却发不了电了,住户还是需要从电网购电。
因为光伏发电抵消掉了部分用电量,净用电量肯定比总的用电量少,因而用户交费就少。不过光伏发电成本高,采用净计量模式回收成本尚需要十几年,如果采用上网电价,则成本回收期更长,安装的用户是不会同意的,分布式光伏业更发展不起来。德国、美国最开始为了鼓励分布式电源的发展,出台了光伏净计量的法案,但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增加和政府财政预算的减少,公共服务管理部门意识到了不公平问题,政府开始考虑放弃净计量的计费方式。所以对于公共产品,一般是大家一起出钱建设(税收是种方式),然后根据使用频度分摊运维费或初期投入资金。
电梯也可以这样实行,刷钱乘坐电梯,用的多的人交钱多,只不过这样收费成本高,一般不这样实行。接网工程量是根据最高用电负荷决定的,用电负荷最高峰一般出现在晚上,而那时候光伏都没办法发电,所以对电网来说用电最大负荷没啥变化。
在光伏的净计量模式中,分布式光伏用户是在计算用电和自身发电量相抵后,为净用电量付费。用电采用售电价,而用户发电采用上网电价。
分布式光伏的出现加剧了每个用户承担公共设施费用的不平衡。当然本文的核心是,使用了公共设施就需要付费,我们的电价政策还需要改革。因而,为了公平,我国采用双向电价,为了激励用户安装,只好采用政府财政补贴。在说分布式光伏的事情之前先说个相似的例子马路是否补贴了富人?假设马路是用所有人交的各种税和费修成的,很难根据使用者的不同收费,或者区别收费成本太高。说回到电力系统,一个小区的配电网络是整个小区的公共产品,大家没有在一开始凑钱建设配电系统,所以变压器、电缆、运维的成本、以及各种税费都是摊到每个居民的电费里面去的,多用了电相当于多使用了公共产品,要多缴费。再加上继电保护装置要从单向保护升级到双向保护,配电自动化系统要从单向控制系统升级到双向控制系统,所以接网基础设施费用只可能比原先高。
但实际操作中不同用户不同电费计算和收缴成本都太高,因而也就用居民统一的电价代替了本来应该不同的电价。其次我们来研究分布式光伏用户有没有承担公共设施费用。
而且接网设施的费用不会比没有光伏时低。当然用财政补贴其实也是一个意思,用大家的钱补贴少数能安装的起的人。
首先我们来确定分布式光伏的用户有没有用公共设施,如果没用当然不用承担费用,本文也就没有写作的必要了。极端情况是,如果用户发电量多,电网基础设施费不但不能回收,反而还要给用户电费钱。
那么也就是说,分布式光伏用户不得不接入电网,利用电网的基础设施。没有补贴后,光伏费用高,能量密度低,也许就不应该推广分布式光伏。理论来说,每家每户接入电网的费用是不同的,楼层高的用电线长,接入成本高,单位用电量应该多付些价钱,反之楼层低的可以少交点。这种情况在农村修路时最常见,村里人凑钱修乡村路,离高速公路最近或者平时不出行的人会不想出钱。
现有的收费模式下,正如前文所说,只是通过用电量来回收基础设施投资,如果不用电,就回收不了投资费。城市楼房维修电梯也同样,二楼三楼的住户不愿出钱。
这便是公共服务的矛盾,说是公共服务,但每个人获得的服务量并不同,如果每个人承担同样的成本,那肯定有人觉得不公平。用户的接网费用总需要终端用户负担,而分布式光伏发电成本高,只有有钱人才装得起,而恰恰是这部分人没有支付接入电网的费用,这部分费用转移到了装不起分布式光伏的不富裕家庭,很明显这不公平。
那么最大的受益者肯定是私人汽车,因为私人轿车的对马路的使用率较高,但付出成本与其他人相同,而其他骑车、走路的纳税人对马路的利用率很低。即便是商业用户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由于发电的不确定性(多云时没电),也需要接入电网以保证供电可靠性。
当然马路这个例子还要,因为可以把外部效益内部化向收益最大的人多收钱,比如我国征收了很高的轮胎、汽车、燃油消费税、车船使用税等等,以增加富人开车的成本少了火力发电的污染,多了阳光能量的利用。运行一年半以来,东站发电1400多万度,换句话说,可供杭州7500多户城市家庭、3万多人生活用电。2013年6月29日,火车东站屋顶光伏项目投入使用,44000块光伏组件安装在站房屋顶、站台雨棚上。
石云说,正泰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光伏电站规模1200兆瓦,其中杭州市区已经建成50兆瓦。此外,我市将制定《杭州市可再生能源政府采购目录》,建立完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政府采购制度,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化应用。
30个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中,浙江省共有10个园区列入名单,占全国的1/3。太阳能资源开发方面,全市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支持在城区大型公共建筑屋顶建设兆瓦级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以及在学校、医院、宾馆等建筑屋顶建设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整个项目我们打算在未来2-3年间完成,其中今年上半年计划完成15兆瓦。杭州还规定:新建公共机构办公建筑、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必须使用一种以上的可再生能源。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